《国外社会科学》
一、大国崛起的三大支柱
15世纪开始的地理大发现与新航线的开辟拉开了西方国家崛起的大幕。随后,凭借着对资本、资源、技术、信仰的追求与贪婪,先后进入工业革命的几个西方国家在极力壮大自身实力的同时展开了越来越激烈的全球竞争,世界上的大多数国家就此被带入了以西方国家为主导的世界。这个世界再也不是由“分离的文明”所组成,而是形成从根本上相互关联的全球秩序。(1)[美]伊恩·夏皮罗、卡西亚诺·海克考登主编,张熹珂、孟玫译 :《民主的边界》,中央编译出版社2016年版,第117页。不过,全球关联性的增强不仅通过各种手段给各国带来了极为不平衡的现代化,更是在随后的几百年中创造出了相当大的不平等。
从西方兴起的历史,尤其是英国和美国的崛起过程可以看到,一个大国的崛起与维系离不开三大支柱,其一是物质力量的崛起与投射,其二是制度和治理能力的优势与推广,其三是社会科学知识体系的构筑与传播。大国崛起首先是以经济和军事实力为基础的物质力量的崛起,这是最为明显的。当然,物质力量的崛起显然同样是以其全球投射与运用为支撑的,这些西方国家或者与全球的自然资源建立联系,或者直接建立殖民地,或者成为国际金融中心,或者连通全球市场,甚至在很多情况下兼具各项。西方国家物质力量的崛起以及与世界上其他区域不断拉大的差距,在某种程度上似乎被认为凸显了西方国家在制度和治理能力上的优势,这一优势不仅是与西方国家历史上的制度和治理比较得出,也是与其他国家的制度和治理比较而言。西方国家的制度体系和治理能力是通过以概念为核心的社会科学知识来表达的,它们被高度提炼和抽象,清晰且简洁,形成系统性的知识体系,以此构筑起支撑西方国家快速崛起的知识大厦。也正是加上了这一特性,切中当时时代之脉搏,契合西方国家具体实践的社会科学知识较为容易地向其他国家传播。甚至直至当今,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通用教材在不少领域仍然以西方版本为准。总的来说,西方世界的兴起不仅是物质力量的崛起,也是制度体系和治理能力的崛起,更是社会科学知识的崛起。回顾历史,英国和美国率先系统地建立起这三大支柱,并将三者统一于国家崛起与霸权维系之中。虽然,其他国家并非没有自己的文字、语词、概念、制度和思想。但是,伴随着英美等国的崛起及其在全球舞台的竞争,西方国家的地方性知识依托各种手段逐渐上升为全球性知识,给世界各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兴经济体群体性崛起,中国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一个大国,非仅物力之大,也是制度之大,更是知识之大。对中国来说,在物质力量方面,中国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即使当前外部环境复杂严峻,中国仍然保持高质量的中高速增长,以全面深化改革推动可持续发展。就制度体系而言,新中国成立70年来,中国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创造了世所罕见的经济快速发展奇迹和社会长期稳定奇迹,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实践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是具有强大生命力和巨大优越性的制度和治理体系,具有多方面的显著优势。(2)《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二、概念的历史维度:通古今之变
(一)概念史研究的兴起
《论语·子路》中言“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5)《论语大学中庸》,陈晓芬、徐儒宗译注,中华书局2011年版,第151页。无论是对于个人、学校、企业,还是政党、政府、国家,命“名”以及对符实的“名”的维系都极为重要。名(或称为语词)通常与不同阶段的思想文化交织在一起。就如陈寅恪所言,盖一时代之名词,有一时代之界说。其涵义之广狭,随政治社会之变迁而不同。(6)陈寅恪 :《金明馆丛稿二编》,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年版,第105页。詹姆斯·法尔(James Farr)则谈到,“概念与信仰、行动、实践齐头并进且共同变化。理解概念的变化主要是理解政治的变化,而理解政治的变化则主要是理解概念的变化。”(7)[美]詹姆斯·法尔 :《从政治上理解概念的变化》,载[美]特伦斯·鲍尔、詹姆斯·法尔、拉塞尔·L.汉森编,朱进东译 :《政治创新与概念变革》,译林出版社2013年版,第20页。因此,在字的音、法、义三要素中,义无疑最具有历史性、文化性、演进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