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社会科学

期刊导读

政党及群众组织论文_国企工会互助制度的生成与

来源:国外社会科学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11-09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缘起与问题提出

    1.1.1 选题缘起

    1.1.2 问题提出

1.2 核心概念界定

    1.2.1 工会

    1.2.2 工会会员与单位成员

    1.2.3 互助互济

    1.2.4 工会互助制度

1.3 理论基础与解释框架

    1.3.1 理论基础:制度生成与变迁理论

    1.3.2 解释框架:“结构—需求—制度”分析框架

    1.3.3 论文篇章结构

1.4 研究对象情况介绍

1.5 研究方法

1.6 研究意义

    1.6.1 理论意义

    1.6.2 现实意义

第2章 相关文献回顾与述评

2.1 国内文献回顾

    2.1.1 工会角色与组织运行研究

    2.1.2 工会功能与改革研究

    2.1.3 互助价值传统与互助实践研究

    2.1.4 工会互助保障研究

2.2 国外文献回顾

    2.2.1 工会角色与组织运行研究

    2.2.2 工会功能与改革研究

    2.2.3 互助思想与互助组织研究

2.3 既有学术贡献与局限

    2.3.1 学术贡献

    2.3.2 研究局限

第3章 工会互助制度生成的背景分析

3.1 制度下沉: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催生互助“刚性需求”

    3.1.1 计划经济时期经济水平与收入分配制度的局限

    3.1.2 单位制初期国有企业“纵横交错”管理体系下的工会组织

    3.1.3 单位制初期的工会保障职能

3.2 组织反馈:单位成员团结模式的有机形塑

    3.2.1 发挥工会“政治动员”组织者的作用

    3.2.2 互助行为优化单位成员社会互动结构

    3.2.3 集体主义思想成为单位体制时期价值取向

3.3 个体需求:满足计划经济时期单位成员基本生活保障需求

    3.3.1 脱离剥削性质的旧时民间借贷组织的需求

    3.3.2 大量单位成员存在应急借款的需求

    3.3.3 缓解单位成员家属“后顾之忧”的需求

第4章 计划经济时期工会互助制度的“初样态”

4.1 工会互助制度“初样态”的运行和功能

    4.1.1 建国初期工人阶级互助实践

    4.1.2 工会互助制度的运行过程

    4.1.3 工会互助制度“初样态”的功能

4.2 YZ厂工会互助制度“初样态”的内容和特点

    4.2.1 “互助储金会”——经济互助制度

    4.2.2 “生活服务小组”——劳力互助制度

    4.2.3 “思想互助小组”——思想互助制度

    4.2.4 由“输血”到“造血”的互助基金会

4.3 单位成员对工会互助制度“初样态”的行动回应

    4.3.1 单位成员“支持型”行动

    4.3.2 单位成员“妥协型”行动

    4.3.3 单位成员“观望型”行动

    4.3.4 单位成员“排斥型”行动

第5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期工会互助制度的“新样态”

5.1 工会互助制度“新样态”的特点和功能

    5.1.1 从路径依赖视角解析工会互助制度“新样态”

    5.1.2 职工互助保障区别于商业保险的独特价值

    5.1.3 互助制度助力工会打造全方位保障“品牌”

5.2 YZ厂工会互助制度“新样态”的表现形式

    5.2.1 YZ厂参与职工互助保障的必要性

    5.2.2 双轨互助制度并行的YZ厂特色

    5.2.3 对制度目标和成效的认同激发参与动力

5.3 单位成员对工会互助制度“新样态”的行动回应

    5.3.1 单位成员“支持型”行动

    5.3.2 单位成员“妥协型”行动

    5.3.3 单位成员“观望型”行动

    5.3.4 单位成员“排斥型”行动

第6章 工会互助制度的变迁逻辑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