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社会科学

综合新闻

上海15高校232项成果获高校科研优秀成果人文社科

来源:国外社会科学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1-02-10

来源:“文汇”APP

四年一度的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人文社科奖获奖名单日前公布,上海15所高校共232项成果获奖。细观这些项目,有绵延数十年的冷门绝学,是在前人学术积淀基础上的持续攀登,也有不少与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需求密切相关的跨学科研究,无论是选题还是研究方法都充满新意。

人文社科研究,自有其特点和规律。最重要的一条,就是“慢”——基础研究很多时候需要慢慢磨,从事“冷门”方向的学者必须耐得住寂寞、慢慢熬。

适应长周期的慢研究,客观上要求高校建立与之匹配的评价体系。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此次上海高校有一批人文社科成果获奖,比成果本身更值得关注的是孕育这些成果的土壤。

营造良好的学术研究生态,沪上高校近年出台了一系列制度和规定,致力于让一批人文社科领域的学者能安心坐“冷板凳”,有机会把冷门绝学做成最前沿、甚至热门的研究方向,同时引导更多年轻学者以问题为导向,将当下和国家发展密切相关的社会急需、民生急需的问题转化为人文社科研究中的真问题。

数十年磨一剑,一批“冷门”成为学术热点

盘点此次上榜的232个获奖项目,可以发现,标志性项目不少。以复旦大学为例,今年共有72个项目获奖,在全国高校中名列第三。项目的牵头人包括王水照、刘放桐、周振鹤、裘锡圭等,很多是沪上知名的人文学者。

“虽然在这些老先生的眼中,研究本来就没有冷门、热门之分,但正是他们的研究,将原本很多人眼中的冷门绝学做成了学术领域的‘热门'。这个奖不仅是对他们深耕专业领域的褒奖,更是推动他们的学术精神在年轻人中继续传承的最好方式。”复旦大学文科科研处负责人顾东辉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直言,人文学科研究与其他学科不同,需长久的积累。对这些老先生来说,皓首穷经,用十年、二十年甚至更长时间去磨一剑,并不稀罕。

记者在采访时了解到,复旦此次摘获一等奖的9个项目,基本都是学者们在特定研究领域数十年磨一剑的产物。裘锡圭先生的“长沙马王堆汉墓简帛集成”自上世纪80年代就已开始,王水照先生的《王安石全集》是集合了两岸近30年的研究成果,而刘放桐先生的获奖项目“杜威全集”前后已进行20多年,参与这项研究的复旦大学哲学系教授汪堂家前些年已因病不幸去世。再如周振鹤先生的“中国行政区划通史”、吴松弟教授的“中国近代经济地理”等项目,都可说是倾注了学者的半生积累,同时,这些研究在结出学术硕果的同时,也已进入应用领域。

此次获奖的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叶澜的研究成果“回归突破:‘生命·实践'教育学论纲”已在教育一线实践多年,且过去20多年里不断发展,并翻译成英文版向国外推介。用一些业内人士的说法,这是我们教育学界为教育学发展作出的“中国贡献”。

华东师范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研究院院长吴瑞君说,无论是文史哲,还是社会科学,随着时代的发展,都需要赋予其新的元素和时代特征,研究也会不断呈现新进展。以华东师大为例,不论是叶澜教授的成果,还是崔允漷教授关于学校课程实施过程质量评估的研究,都是根植于中国本土,在不断的实践中实现持续突破的原创标志性成果。

既“向内看”也“向外看”,给出让人耳目一新的“中国方案”

步入新时代,人文社科研究要遵循“立足中国、借鉴国外,挖掘历史、把握当代,关怀人类、面向未来”的思路,既要“向内看、深入研究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课题”,又要“向外看、积极探索关系人类前途命运的重大问题”。

不少学者在谈及这份获奖名单时,有一个共同的感触:传统的人文社科与大数据、人工智能、信息科学等新兴学科交叉,将社会发展中的问题转变成学术研究中的“真问题”,并形成可以落地生根的成果——这类“接地气”的研究,不仅成为此次获奖项目的一大特色,也揭示着新文科研究的新特质和新范式。

上海交通大学是传统的理工科强校,近年来加快人文社会科学建设,此次40项成果获奖,在全国高校中排名第九位。其中,陆铭教授的成果“城市、区域和国家发展——空间政治经济学的现在与未来”为城市治理提供了学术支撑;江志斌教授的成果“服务型制造运作管理”已经在实践中使用,并收到良好成效;程兆奇教授的成果“东京审判:为了世界和平”不仅在国际学术界有重要价值,更是成为在社会上有影响力的科普读物,为更多人正确认识历史提供了史料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