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社会科学》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缘由和意义
(一) 选题缘由
(二) 选题意义
二、学术史回顾与述评
(一) 国外研究现状及述评
(二) 国内研究现状及述评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一) 研究思路
(二) 研究方法
四、创新与不足之处
(一) 创新之处
(二) 不足之处
第一章 “无直接利益冲突”现象的理论分析
一、“无直接利益冲突”概念界定
二、“无直接利益冲突”的生成
(一) “无直接利益冲突”的成因
(二) “无直接利益冲突”发生机理
三、“无直接利益冲突”的表征
(一) 弱势群体为主体
(二) 借机发泄为目的
(三) 偶发事件为起因
(四) 以政府部门为冲突对象
(五) 表现形式多样化
四、“无直接利益冲突”的负面影响
(一) 影响社会和谐与稳定
(二) 损害政府权威和政治合法性
(三) 破坏社会心理
(四) 阻碍人民政治素质的提高
第二章 治理“无直接利益冲突”的学理依据
一 “无直接利益冲突”的属性定位
(一) 定位“无直接利益冲突”属性的依据
(二) “无直接利益冲突”属性的层次性分析
(三) “无直接利益冲突”的多元属性分析
二、治理“无直接利益冲突”的理论依据
(一) 以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社会矛盾思想为理论指导
(二) 以中国共产党人的社会矛盾理论为理论基石
(三) 以西方集体行为和社会冲突理论为镜鉴
第三章 治理“无直接利益冲突”的价值意义
一、契合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需求
(一) 提高对人民主体的关切
(二) 实现治理理念的现代化
(三) 推进治理方式的民主化
二、符合建设平安中国的题中之意
(一) 法治是建设平安中国的根本依托
(二) 协同治理是建设平安中国的重要手段
(三) 综合治理是建设平安中国的必然趋势
三、符合基层治理的内在要求
(一) 基层治理是防范冲突的第一道防线
(二) 基层治理是引领社会转型升级的关键要素
(三) 基层治理效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的生动体现
第四章 治理“无直接利益冲突”的历史进程和基本经验
一、治理初探阶段(1949-1992)
(一) 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前夕的治理(1949-1978)
(二) 改革开放至党的十四大召开时期的治理(1978-1992)
(三) 阶段特征
二、艰难探索阶段(1992-2012)
(一) 党的十四大至党中央对“无直接利益冲突”事件确认期间的治理(1992-2006)
(二) 2006年至党的十八大前夕的治理(2006-2012)
(三) 阶段特征
三、创新发展阶段(2012年至今)
(一) “无直接利益冲突”新特征
(二) 治理理念新发展
(三) 治理实践新探索
四、“无直接利益冲突”治理的基本经验
(一) 必须坚持直面社会矛盾和冲突
(二) 必须坚持从源头预防和化解矛盾
(三) 必须坚持着力提升基层社会治理水平
(四) 必须提高政府阶段性应对能力
第五章 治理“无直接利益冲突”的现实新境遇
一、治理“无直接利益冲突”的新契机
(一) 以新时代开启治理新征程
(二) 以社会发展的新目标和新任务为价值引领
(三) 以新时代党风建设新气象为精神铸魂